目前分類:+一些。 (8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Aug 16 Mon 2010 01:31
  • 置頂 1109

 

或許,我們只是想讓一切看起來不那麼地像在漂泊。


努力的妝點自己,買一條新的、亮晃晃的項鍊,仔細的在微笑的顴骨上點上兩團腮紅,好像
第一次見到鏡子裡的自己般,誇張得燦爛。門口放上 Welcome小牌子,怪了,這明明就是
一棟怎麼看都像是個住家的房子,你到底想要歡迎誰進來呢。為誰或為自己,填補這個故意
被畫滿的 schedule,每天每天,然後都是疲累得像死屍,給日子奴役著。也姑且不用擔心
物競天擇了吧,萬物,無論你我,也都是每天每天,不都是每天每天,辛苦的只是為了求個
生存,連自己也不知道何謂生存。

於是我們做家事,細瑣的繁複程序可以讓人暫且忘了每一天新蹦出來的疑問。家事,讓一個
住所有了成為家的可能。


每一天的重振士氣都是為了讓他人看見妳的時候還好不只是看見了一個艱辛生活的女子。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1 Mon 2010 00:09
  • 置頂 快樂

 

 

我們唯一的報復方法,是活得比他們快樂。

為了要活得快樂,需要有精力活力做後盾。

因為那是一場長期抗戰。

我到現在還在繼續那一場戰爭。

 

-- 村上龍《69》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ul 17 Thu 2008 19:23
  • 置頂 分類


我們會去靠近 該靠近的那些人
而有一些人,即使用了努力,也只能默默關心。

今晚我決定來一個暑假最悠閒的一個晚上
自從J離開後(事實上也只有一天)
C正努力的企圖過著電影裡那種單身女郎的多彩多姿生活
但最後依舊回到了最愛的咖啡館
只剩下一個客人的空曠店面,音樂放的特別大聲
已經和新的電腦有了習慣並且默契的生活。

所以,我開始看了好多朋友的網誌。

前陣子的生活太忙錄了
好多過去生活的一部份,最後仍舊被丟在後頭
不否認這樣的可惡行為
人要向前看的
人要自我主義一點的。

可是我好想念,和那些人經歷過的 那些。

最近是念舊期嗎?
心裡深深知道,挽救不回來了
她們還是只能成為回憶。

我一直覺得C的生活很單純,很單純
或許就是因為這單純,使C開始遺忘 開始忽略 開始向前
C會不會變成失去了一切 但擁有美好愛情的人呢?

這個暑假
有很重要的兩個計畫
但最近的我卻被傷感給傳染的麻木不仁
要怎麼濟世救俗呢?
決不是自以為高尚。

如果成功 或不成功

我會再度失去嗎?
還是得到的會勝過於失去?

我會於是不被歸類為這一邊嗎?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開始沒有預料到這會是一部悲劇。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1 Fri 2008 01:24
  • 置頂 環境













我說我被邊緣化了,即使這樣昂首闊步又如何?
他們不再關心我的樣貌
但我依然化著妝 / 失去了對象。
每一個臉孔都有個生澀的開始,最後只剩下故事。


我不必再擔憂他們該從什麼角度端詳我
他們正陪著我 靜靜的 在慢性自殺的喘息中
逐漸死去。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正在犧牲掉一些 為了完成某個夢想時
你是否願意微笑的看著我?
或許我會因為失去了生活中的其中一部分而感到哀傷
或許會是容易害怕並且徬徨

是否還願意繼續盼望
我在生命裡的揮灑?


不要自以為的了解我
甚至嘗試
如果你已經準備足了要摸透其他人的心
可不可以先把心給我?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2 Sat 2008 17:04
  • 置頂 希望









銳利的眼神下
隱藏的是哪種對生命的吶喊?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能不能寬心得面對 當許多面貌到頭來居然是個謊言?


還是寧願接受討厭
也永遠堅持某些信念。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8.02.27 生命與人
                  討論議題

 
 
1.你認為人文與科學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嗎?
 
從老師講義中可以片段擷取有關這部分的描述:

    1
)第三種文化

(1) 1963
史諾在兩種文化二版中三種文是寄望學家,人文與科學種文化

(2) 1966
羅克曼(Brockman)第三文化中提另一種化。認為三十年過文人知並沒有家溝通反而由素養的學家們直家交流表達他奧的思者認為才是第文化的知識子,他點在於,種種們都能第三種化的思想決定我哪些問義、有人,這這個星所有的生命生重大響。

2
)科技與社會

雖然史諾寄望社會科學家作為文與科學兩種文化之橋樑,或者是布羅克曼認為有人文科學家跟文人子交流沒有大人文與學的對立歐美學界自1960年代以來從科技與社會間深刻的互動關係中發展出一個極有活力的學術領域----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簡稱STS)企圖突破兩種文化的對立:透過對科文化的會性格考人文學,可不科技霸罩;對家而言助於反領域發般大眾而可避免專家獨裁,或專業壟斷,有助於元的發前在台灣已經起與社會出發,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這樣可輕易陷與人文化的迷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沒有辦法以完全正面或完全反面的立場面對的問題,以兩個文化的目的來說,確實也像助教說的那樣:科學是求真,而人文是求真、求善、求美,甚至有的時候探討人文議題上的許多問題是沒有「為什麼」的。在研究科學時,我們所使用的方法也與人文大不相同,在科學上我們必須完全嚴謹,任何一步都是必須經過實驗、證明才能夠下定論,但人文上我們有時不必那樣嚴謹,我們甚至可以因為「感覺」而寫出一首詩、畫出一幅畫,人文上我們是容許「浪漫」一點的,但在研究科學的方法上,我們不可能容許一點浪漫。也想今天同學說的,當我們在面對科學這個文化時,我們必定是被一個圈所包圍著的,我們所能做的僅能盡量的往那個圈的邊緣靠近,但卻無法衝破它,因為我們還是必須遵循一定的定理;但在人文上,我們很常突破這個圈圈,到外面去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一個毫無道理的藝術品。以這些觀點來看,科學與人文似乎是兩個不同的文化。
  
    但以「人」的觀點來看,科學與人文又是密不可分的,譬如今天某位同學舉的農化系教授老師的例子,看見原生動物的標本不禁讚嘆:它的樣子好美啊!研究原生動物的各種特性本是科學上的一門學問,但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也並無可能感受到科學之美。另外,當我們這組討論到「心理學」這門學問時,我們無法對此下定義了!心理學到底是科學還是人文?它原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但演變到近代它被獨立出來了,甚至列為理學院之下,因為它如今也有邏輯分明的實驗法則、且不可或缺的是統計的方法、生理上的研究,這些都是非常scientific的範疇。但當我們注意到「社會心理學」這一派時,我們會發現心理學是脫離不了「人群」的,一定要有人的情緒、人的行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有必要有「心理學」的產生。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心理學似乎又帶點人文的文化在其中了。除了新理學之外,上面摘錄文章中提到的社會科學也有許多領域橫跨在科學與人文之間還在爭論之中,代表確實有某些領域是無法以「科學」和「人文」明顯定義的,那麼,又怎麼能說科學與人文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呢?
  
    這是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許多科技產品推陳出新,我們時常可以看見市場上一代又一代的數位產品。但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如果我們可以完全的江科學與人文分開,那麼我們應該只需要單單看一個產品的效能、技術便可以直接成為購買產品的誘因,但我們現在時常看見銷路佳的產品除了具有一定的效能之外,它的外形是否美關、界面是否人性化,這些都是重要因素之一,顯然,科學無法單獨生存在社會上,因為「人」的存在,我們無法忽略人文因素而純粹考慮科學,因此,在某些方面,科學與人文真的是密不可分的。
 



2.你認為知識與權力是否有密切關係?
 
老師的補充講義中主要描寫了長期以來一直被輕視的「第四種真相」被權力操縱的真相:
環境與教育問題的真相就是屬於第四種 (真相),它的真相並不需大費周章的去發掘,只需要揭穿,並向國人公布。

   知識與權力是否有關,其實我們從很多角度都可以發現它確實是有關係的,無論是許多同學提到的過去歷史上所記載到,宗教的權力壓迫了真理,中國也有許多朝代的帝王都只是因為被他的父母生下,而並非他擁有知識,且往往權力可以左右知識的流傳。
  
    並且,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我們也時常發現,並非有資質或努力的人就能夠接受好的教育,許多生活困苦的村落小孩即使再有天賦也沒有辦法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甚至無法受教育。因此,擁有一定的社會資源也是知識的support之一,我們之所以能夠幸福的在台大求學也是因為我們擁有足以提供我們讀書的資源。因此,知識與權力在某些方面來說還是具有很大的關係的。
  
    但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也發現,當「我們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之下,其實知識與權力似乎又未必有那麼大的相關了。譬如古代也有許多隱居山林的偉大文豪,他們擁有深遠的知識卻完全沒有權力,另外,在我們身邊的生活中也不難發現,求學過程中較好成績的那些同學,未來也未必會有較好的就業環境,也許起跑點比別人有多一點機會,但在最後未必會能掌握較大的權力。因此,我們發現,知識與權力的關係似乎是存在一種「機會」的,有知識也許會較有機會擁有權力;有權力也許會較有機會獲得知識,在滿足某些前提下,其實知識與權力未必一定具有那麼密切的關係。
  
    在今天全班討論時,也有同學提出,「自己創造的知識」這個論點,認為如果今天一個知識是屬於自己的,譬如「我的銀行密碼」,那麼這個知識是無需權力便可獲得。但老師後來補充了許多想法: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我們必須釐清「知識的來源是什麼?」自己創造的知識是否與外界有關?是否真的與外界無關?在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時不難發現,即使是自己創造的知識也是必須具備最基本的知識且這知識是必須從外界獲得的才能夠有這樣的可能。

    場域、資本、生活樣貌和知識密切相關,因此想脫離社會的話,我們一定需要具備反省能力,否則要知識與權力無關,是不大可能的。老師另外提到哲學的三大部分:形上學 (是我去想,才有那東西,還是那東西的存在才讓我去想它?)、知識論 (認識論)、倫理學,人們在探討知識論時時常容易忽略倫理學,因此,即使知識很難與權力無關,我們仍要避免被權力宰制,並且在研究知識時,不要忘了知識和人的關係,不要忘記倫理學,若在知識上我們完全以「數據」互相對抗,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交集,但是若我們想想與「人」的關係、是否對整個環境有所助益,那麼我們便不會淪於被權力宰制。




 
3.你能舉出一兩點你認為是不真的的知識嗎?
 
過去曾有一對雙胞胎男孩,其中一名為JohnJohn在孩童時期去割包皮時因為醫生粗心而割到了包皮覆蓋的生殖器官上,父母因此而決定將另一邊也割掉,往後生活便以女孩子的身分撫養John,並改其名為Joan,但因為John (or Joan?)體內並無完全去除掉雄性的所有性器官,因此John實際上仍然是男性,在當時心理學家觀察他的生活時發現,John非常能夠適應當女孩子的生活,跟洋娃娃玩、跟女孩子們一塊兒,生活上似乎完全沒有困擾,因此當時心理學家便認為性別觀念受到文化與環境因素是較大的。

    但在後來的心理學家持續追蹤John往後的生活時,發現John在青少年時期漸漸無法適應女性身分的生活,他開始焦慮並且想當男生,因此在長大之後John又從Joan改回變成John,並且還結婚、領養了妻子的小孩。

    但在30幾歲時,John最後仍然自殺身亡。
 

    最後心理學家發現,激素一開始便改變腦部,因此性別觀念受到生物因素影響是較大的,當然環境因素也具有影響力。
 

    從上述例子可以發現,過去的心理學家因為Joan孩童時代的適應良好 (P為真),因此相信環境因素影響性別觀念較強 (S相信P),且觀察一段時間後也確實持續如此 (S有充分理由相信P),因此下了定論,而當時的這個知識便是不真的知識。
 

    在討論時大家都討論到「不真的知識」定義問題,但在老師的解釋上他認為,知識有時候因為某些因素讓我們看不見它「僞」的那一面,而這樣就是所謂不真的知識。





心得:
      
          在這堂課裡,我看到了許多思路清晰、思考全面、且說話有條有理的同學,未必都是文法學院出身,但卻都感覺閱讀豐富,以致說出來的的論點並非只是天馬行空,或是「自己想法」的純粹空泛。我感覺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否則好容易就陷入在自己了領域裡走不出來了。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he Body Never Lies

                                                                           
The Lingering Effects of Hurtful Parenting




不復存在的兒時歲月


近幾年過年返鄉,都已經漸漸以不同身分回去,從還是嬰兒時期開始,被大人們捧在手心(這只是也許,畢竟也都不復記憶),到兒童時期,和兄弟姊妹們打打鬧鬧,甚至是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惜口如金,每一年都以不同面貌面對家裡的老人家們,歲月是如何殘忍的倏忽即逝。這兩年,當我帶著大學生入社會前的惶恐,和家族們一起迎接另一個新的一年的同時,幾個剛入小學的小表妹們,仍然一臉天真無邪,被父母半逼迫著,一一和親戚們道新年快樂。看著活蹦亂跳的他們,不禁讓我開始懷念起孩提時代,那個跌倒的時候可以哭、進入大賣場時猛往玩具區跑、總是夢想著趕快長大的時代。

到底,長大是什麼呢?是挖掘內心一切未知的過程,還是學會掩蓋脆弱的迷宮呢?

母親常常對我說:「我好喜歡小時候的妳,那時的妳好可愛、好三八,好愛跟媽媽撒嬌,不像現在,長大了反而冷漠。」這些母親的願望,深深埋在我的心底,卻了解這些是令我無能為力的改變。看著家庭錄影帶時,對影像中那個小小的活潑人影,我感到陌生,我無法了解那個我是如何轉變成現在這個我的?而這樣子的長大,是我夢想中的那樣嗎?


 


藝術家的瘋狂?


Alice Miller的《The Body Never Lies》是我第一本接觸有關兒童教育的書,他並非以非常嚴肅的手法描寫,卻在一個個故事中告訴我們存在社會上已久,卻總被我們自以為的「社會道德」壓抑著的心聲。這本書先描述了許多世界上有名的文豪像是Virginia WoolfFranz KafkaMarcel Proust等人的兒童經驗,告訴我們孩童時代所遭受到的心靈傷害,會如何嚴重影響到接下來的人生,無論是自己未來所罹患的一些心理上、生理上的疾病,更有甚者的是,當這些曾受到心靈創傷的人們在往後為人父母的同時,也往往會無意中帶給下一代的孩子們同樣的傷害。我們在文學或藝術作品上都曾經欣賞過許多舉世聞名的著作,有許多曠世鉅作都據說是在作者一生中最混亂的年代所創下的,像是有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孩提時代總是被酒醉父親幾乎病態的嚴厲管教下圍繞著,但卻終究發展出流傳百世的作品。許多發生在你我週遭的活生生的例子,似乎總是告訴我們一些痛苦的過往經驗,可以激發人創造出天才般的巨作。我曾經也有這樣的迷思,直到我讀到20081月的誠品好讀〈陳綺貞,在失眠的角落眺望星光〉時,創作歌手陳綺貞在裡面說的一段話:

對於「失眠與創作之間的關係」,我覺得,這應該是給沒有從事創作的人一種「疾病的隱喻」。

在我還只是個讀者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迷思,認為創作者就一定要像海明威那樣,以非常紊亂的生活習慣過著很落魄的生活,才寫得出作品。可是,也有非常多的作家或藝術家,像村上春樹、康德、畢卡索,都是在規律的生活中進行創作,他們會去慢跑運動,每天也都有固定的工作時間。…“Sentimental Kills”──這是失眠一整夜後的隔天早晨,家人都出門上班,我一個人在房間頭昏腦脹地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並充滿罪惡感時寫下的。但這算是生活的結果,不能歸為失眠的「功勞」。

 


記憶的背叛者…

我在喜歡的歌手中得到這樣的啟示,才了解到無論怎樣的痛苦經驗,都並非是創作的代價。而Alice Miller在書中也同樣提到,有些在作品中無意中透露出對生命強烈感到害怕的作家,在某種程度上用將自己的作品稱作「藝術」,來強迫遺忘過去孩提時代所經歷的創傷。當我看到這裡時內心是十分震撼的,我們默默的在被影響,卻默默的學習壓抑。在書中第一部分〈Saying and Concealing〉的第三章〈The Betrayal of Memory〉中,敘述了作家Virginia Woolf的一生是如何受到孩童時被她兩個half-brother性侵害的悲慘經驗所影響。當時他非常的害怕,但是他卻不敢向父母親承認這樣的事實因為他知道他無法從父母中求得任何支持與幫助。在這樣的陰影下,他開始閱讀Freud的著作,但在這之後他卻開始對他自身的記憶產生懷疑,即使他了解他的姊姊也遭受了同樣的性侵害。他開始遵從了Freud的理論,也就是我們在Personality那章中提到的Psychosexual stages:發展中若作業不能完成便會留下永久的影響,Woolf開始將他的父母理想化,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他之所以會發生這些悲劇都是由於自己的某些不完整,雖然在另一面他清楚知道被性侵害是事實,但在某一方面他卻強烈希望這並沒有發生過,而漸漸的,他背叛了他的記憶。最終,Woolf死於自殺。另外第四章〈Self-Hatred and Unfulfilled Love〉中提到的詩人Arthur Rimbaud,被殘酷且嚴厲的母親撫養長大,他母親病態地迷戀著死亡,甚至還請人建造了她即將想與她兒子分享的棺木。被這樣瘋狂的母親所撫養長大的Arthur Rimbaud,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母愛,但殘忍的事實卻讓他了解到這是多麼的不可能。他的母親對他所有舉動的控制與關心並非love,即使Arthur Rimbaud十分了解卻無法承認,因為當時的社會認為父母即為至高無上的”law”,任何違背父母意識的想法都會被視為不道德的舉動,因此Arthur Rimbaud漸漸的將對母愛的渴望轉化為自我厭惡,因為他無法厭惡他的母親。他漸漸的認為這一切是他應得的,因為他的罪惡,使他不應得到溫暖與愛。這樣子的自我厭惡與無法滿足的關愛,最終讓Arthur Rimbaud死於癌症。

           上述兩個Part I中提到的例子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我們永遠也無法想像背叛自己的記憶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我想到了學期中間我們在課堂中討論到的Repressed Memory,情緒經驗的記憶在過強的情緒激動會有所妨礙,或許這是Woolf之所以開始將父母理想化並將自己發生過的事實扭曲的原因。但是否是因為社會強加的價值觀與道德觀,也就是書中一再提到的Fourth Commandment,讓兒時記憶沒有選擇的只能夠被壓抑,也因此讓Arthur Rimbaud將對母親的失望轉化為對自我的厭惡。這是很令人悲痛的事,因為我們自以為合理的倫理道德無意中殘害了多少無辜的人?


 

 

我們都以為,能從諒解中獲得釋放…


這些孩童時代身體與精神受到創傷的人也許尋求協助,但書中提到許多傳統的心理治療仍然遵循著大眾所秉持著的道德觀,在Part IITraditional Morality in Therapy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Body〉中,Alice Miller提到在一般社會裡,承認父母曾經對我們造成傷害是如何的不可能,所有的道德法則都認為父母無論做了什麼都是為了我們好,因此父母永遠是正確的,在這樣的風氣下,心理治療往往在這種時刻告訴這些幼小心靈受創的人們,他們必須忘記所發生的一切,並且原諒那些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人,唯有「諒解」,受傷的心才能獲得解放。Alice Miller認為這樣的治療只是治療師對這些事情的退卻與害怕,在長期傳統風氣的薰陶下,即使是心理治療者也難以逃脫這些法則。Alice Miller覺得逼迫自己原諒也許會獲得短暫的紓解,但最終這只會是強迫的壓抑而已。他曾經發起一個討論,關於到底是什麼構成了我們對父母親強烈的「愛」?即使在遭受他們殘酷的虐待之下,是什麼讓我們堅守著對他們的愛呢?他發現,許多人認為,對年老者的同情、對給予我們生命的感謝、以及害怕─無論是對父母長期以來的害怕以及害怕成為一個社會屏棄的”evil person”,讓他們認為如果不諒解,那麼自己永遠也不會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大人。但Alice Miller卻在許多病人的實例下發現,那些強迫自己原諒父母的人們,往往只是壓抑自己內心的恐懼,說服自己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但他們並未被真正解放。在他們有朝一日為人父母後,他們會把自己所遭受過的那些苦痛視為理所當然,而用和他們父母一樣的方式對待他們的孩子,而當孩子無法忍受時,便會認為這些自己都走過了為什麼孩子無法接受,因而再以同樣殘忍的手段製造另一齣悲劇。這樣的惡性循環下,若沒有適當的解決方法,永遠只會讓下一代再度寫下相同的故事…。Alice Miller在書中說到,最重要的關鍵便是這些受害者要能夠遇到一個enlightened witness,並非強迫其拒絕對父母的負面感受,而是了解產生這些感受原因並且接受自己真正的情緒,即使父母是生育者,但在受虐之下,我們應當勇敢的拒絕而非只是一味的假裝諒解,如此才有機會將自己從牢籠裡釋放出來,才有機會走出病痛。這也就是書名為《The Body Never Lies》的原因,即使我們強迫自己諒解,但身體永遠知道真相,在尚未真正解放前,身心會遭受許多病痛來提出抗議,只有在我們承認內心的情緒與記憶,才得以擺脫。在Part II的後半部,十二章〈Kill Rather Than Feel the Truth〉中提到了連續殺人犯Patrice Alegre,兒時受到母親的虐待,卻如同上述的許多例子一般無法得到釋放,最後只得將這些壓抑在內心已久的渴望轉化為痛恨,卻並非對母親的痛恨,這些痛恨導致他最終殘忍的殺了五名女性─也就是他將對母親的痛恨轉化為對那五名受害者、將殘酷的利刃從母愛身上轉移到了其他女性。這讓我震驚,社會無意間強化的觀念深深的壓抑一個可憐的孩子,到底他們真正的感受是什麼?或許連他們也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壓抑、壓抑、再壓抑,只盲目的了解至高無上卻從未得到過的母愛是永遠正確的,卻從未問過自己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從未發洩過真正的自我。我真心的希望,這樣的情形不要再發生在社會上,我們能否勇敢的面對記憶,而非選擇遺忘?

 


Emotions are not luxury

          

        自己也有一些朋友從小就受到父母嚴厲的控管,除了逼迫他們一定要走什麼樣的求學之路之外,日常的生活起居也絲毫不給他們任何一點自由。在這樣封閉的成長環境之下,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朋友、不知道什麼是自我,因為他們的路永遠都是被父母親畫出來的,好像是在過父母的人生。當他們發現社會上許多人並非都像他們一樣的生活時,他們崩潰了,但再多的抗議與對抗都無法改變他們的人生軌道,於是有些總是悶悶不樂。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總是難過卻又無能為力,當我們還沒有力量反抗時我們似乎只能默默服從,但少掉的是他們與現實面對面的勇氣。在Part IIIAnorexia: The Longing For Genuine Communication〉中Alice Miller提到了幾個厭食症的患者他們的心聲,其中著墨最多的便是一個病人Anita Fink,一個兒時遭受嚴重虐待的病人,在這位病人的日記中,我看見了許多錯誤的治療,逼迫她原諒父母、逼迫她服藥以增加進食…,但這些她在日記中她了解這些並不是她想要的、並非她的true feeling:

I have the feeling that I have to modify and regulate my life so that my mother doesn’t flip her lid, so that she’s just fine, even if there’s nothing left of me. (Anita Fink)

她早已了解她所希望的是只是誠實的面對她的疾病與痛苦,而不是為了取悅母親而強迫壓抑。我想,尤其東方長期集體主義的文化下,我們總是習慣了遵循長輩的腳步,即使有些是荒謬且病態的,我們缺少了思考,尤其在創傷中我們更是被壓抑,我們在Personality中也曾經談到人是如何受到基因與環境的共同影響而產生的不同性格,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希望被了解、被傾聽的,我們也希望能真正面對自己的情緒,而並非只有崇敬父母才能夠得到快樂。Alice Miller在最終章中也提到:

Even highly suspicious people will respond if they feel genuinely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for what they are.

如今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家暴案例,讓我們看見幼兒受到的極大悲劇,也許為人父母的認為一個巴掌或一頓打不算什麼、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但無形中卻漸漸在孩子心裡萌芽出一種扭曲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更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經驗甚至是下一代。我想,心理治療應該是必要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但在許多實例中我們卻發現許多治療的限制都在於傳統的社會道德觀以至於傾向保護父母親,而這是我們應當努力避免的,孩童的成長經驗是一個無法忽視的重要課題,從這一本書中我看見許多令我難過的悲劇,我想下學期能夠接觸更多異常的心理疾病與發展心理學之後,也許會幫助我了解更多,這本《The Body Never Lies》幫助我思考一些發生在週遭的議題,讀完之後或許內心有些沉重,但確實是一本讓我收穫許多的書。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七宗罪》

          ─ 黃碧雲對一切虛偽的叛逆


七宗罪,正式譯名為七罪宗,屬於人類惡行的分類,並由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天主教教義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重大』在這裏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屬於原罪,例如盜賊的貪婪源於慾望

---Wikipedia


 


色,戒

           人是否敢面對自己內心底層最真切的渴望,或者說,瘋狂?

     像一隻失去理智的貓,掀開壓抑已久的溫文儒雅,張牙咧嘴的用利爪隱藏心中的殘破不堪,也許想證明些什麼,卻什麼也沒有。

           從張愛玲,我們看見許多可悲的故事,是王佳芝的背叛太傻,還是易先生情慾的暴亂?是「紅玫瑰」太過野豔動人,還是「白玫瑰」的安份過於索然無味?許多說不清的悲哀,或許把人描寫得卑微了些,可是,我們真能總是不去面對?

     什麼時候開始真的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大一國文課裡,我們開始面對的是不用背書的文學,而是一種心裡面感受到的衝擊與對這個世界的思考。黃碧雲的〈懶惰〉揭開我忽略已久的傷疤,我的冷漠,我的孤單。長期以來我以為只是懶惰去關心而已的那些事,竟讓自己已經習慣忽視他們的存在。真的只是沒什麼而已?我們為什麼總要「失去以後才知道珍惜」?


 

 

我們都是劊子手(p.172)

           貪婪的占有,我們藉由「饕餮」來逃避最脆弱的一面,害怕唯一擁有的將被其他人所佔據,害怕長期習慣佔有的總有一天將離我而去。〈饕餮〉中父親藉由不斷的進食來逼使自己忘卻一切的黑暗,母親饕餮的佔領兒子,極盡一切的束縛掩飾內心的孤單,兒子似想逃離卻饕餮的躲在母親的懷裡,整個家庭的愛已無法只是單純的愛,更多的是吞噬的慾望。

愛是所有罪惡的根源。我的愛比子宮更黑暗貪婪。
(p25 of
〈饕餮〉)

     我曾經回到了家就只是回到了家。家這個地方與家裡面的人物好像不賦予「家」這個詞任何意義。叛逆的時期,或者是懶惰的時期,對一切帶有感情的事物都冷漠以對,我以為爸媽為何總是早出晚歸工作忙碌眼裡只有錢,我以為我的一切他們總是漠不關心那麼我為何必須主動?跟爸爸的大吵一架讓彼此都看見一些已經存在的傷疤,這些越裂越大卻越裂越寧靜的傷口總是在爆發的時刻直刺內心,為何總是要在爆發的時刻?〈懶惰〉中「你」離開以後「她」心靈的冷漠與不動、「他」說:「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你們」不曾知道愛只知道愛的不能,因為懶惰、因為冷漠,我們傷害著他人傷害著自己,卻在傷害之後拼命讓自己相信著「我沒有罪」,這是多麼諷刺可笑的事實啊!這篇小說中穿插著的「你」和「他」,對於愛情、生命的誤解,與造成的傷害,也許只是生命中的一小小塊記憶,但這種可怕的黑暗卻會無限蔓延,直到把整個人吞沒。曾經聽著對我造成傷害的人對我說「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感到憤怒,為何要對別人造成傷害?為何要讓對愛產生恐懼?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犯罪的人「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我們從沒想過只是懶惰,只是懶惰可以讓充滿熱情的心變成冷漠,像枯槁的樹,最後卻能演變成殘酷…。

如果你的鄰人在你眼前沉默,如果你冷漠不動,
如果你的暗與靜,瘟疫一樣,一個一個的,無聲無息的,傳了開去,
你能說,我不知道,不是這樣的,我沒有罪。你可以嗎?
(p,49 of 〈懶惰〉)


 

 

長大是這樣一瞬間的事情。                                                   

在我還未知道青春為何物之時,我已經離開了它。 (p.127)

        年輕的輕狂歲月,往往覺得憤怒與不平,也許是滿腔抱負,也許是衝動盲目,我們總是覺得為何不能為所欲為,為何不能為反對而反對?

     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所有人的想法為何,社會的中高階層永遠也不能完全體會低層人的感受,享受在奢華,下層的人們卻永遠感到憤怒,內心的不平與怨氣讓自己已經無法思考,當面對重重考驗時,卻因為處在地位的種種限制,而逐漸將自己內心對豐富生活的渴望轉化為一種權威,權威逐漸擴大就成為暴怒。就像是生活不好的家庭往往都有一個很殘忍的父母,小孩子做的一切在他們眼中都是愚笨,多生一個就要花更多錢,不事生產的孩童總是成為家庭破碎的導火線。他們也許天真無辜,但卻無可奈何。漸漸的有些孩子對生命開始感到疲乏,失望,而墮落。憤怒的內心總有一天會疲憊不堪,終究只剩下絕望。

如果還有世界裡面已經沒有你
生命短暫我卻無法忘懷
(p.72 of 〈忿怒〉)

           大概是從小到大讀書的環境都還不錯,比較沒有經歷過和父母眼中的「壞小孩」相處的經驗,但卻慢慢可以發現,以往總是被師長忽略的、被同學唾棄的,到後來很容易自生自滅,我們以為並不明顯的偏愛,其實在某些孩子的眼中他們是不斷不斷的在內心默默計較著,有的也許自我提升,但有的卻總是活在不公平的陰影之下,只好另外求取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有時很想知道那些和自己不同圈子的年輕人是怎樣想的,並不認為有哪個生活圈是比較高尚的,差別只在於憤恨不平的情感往何處發洩罷了。往往人年輕時候的年少輕狂,可以讓人很受傷很受傷,直到累了,沒有力氣繼續抵抗的時候,這些故事會是自己親身經歷最血淋淋的瘡疤。妒忌可以引發人很深層的恐懼與逃避,在逃避的過程中也許感到放鬆,但時間卻會讓人開始思考不平的一切,脆弱微小的逃避又能夠改變什麼呢?

我從前都跟你一樣,他們都喜歡說。
他們可沒有說,怎麼一樣。一樣徬徨,一樣一無所有,一樣在覺醒與知識之間。
一樣熱情,一樣事事不喜歡?
年輕歲月,一樣暴烈?
什麼時候我們懂得虛假。
我們冷漠,只看到自己。
我們說,到後來,你跟我們都一樣。
你以為你不一樣,不過因為年輕。
(p.113 of
〈妒忌〉
)


 

 

如果有七宗罪,上帝就有七種靜默。 (p.227)

     人什麼時候會貪婪?對於已擁有的永遠無法滿足,慾望不曾止息。我們時常可以看見炒股票的人們瞪紅著大眼直盯著股市,也可以看見貪求發財的苦苦守著彩券發愣,或是賭博賭到破產…,這些像是一個「癮」一樣的行為充分展現人的悲哀,但是貪婪何只於此?當相愛的兩人若永遠也無法滿足對方付出的愛,又怎麼能夠珍惜彼此呢?〈貪婪〉這一篇中活生生的描繪了人對外界事物從小小的不滿足,到熱切的追求,到瘋狂的佔有,到殘忍地對那些讓自己不滿意的人事物造成傷害。貪心是一種很容易產生的念頭,想比哥哥多吃一塊肉、想比別人得到更多光彩、想得到更多的愛…,好像是因為過於脆弱,我們希望從「擁有」來打造對自己的自信,但其實知足更能快樂,畢竟生命有限,怎麼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自己努力得來的一切,而並非終其一生汲汲營營,終究只是惘然。更可怕的是,有時自己的貪得無厭會讓自己其實很愛的人深受傷害,我們也常常可以見到破碎的家庭起源於父母的貪婪。文中不斷提到「救贖」,救贖是什麼呢?是捨棄嗎?

如果根本無所欲,就無所謂欠缺。(p.149)

我卻覺得,是珍惜。

    「驕傲」是被認為最大的罪,當人執迷在自己創造的圈子裡而不願改變時,認為自己聰明但其實是最愚笨的。〈驕傲〉篇中的主角黃玫瑰和許多我們身邊的朋友相像,我們都因為某種程度上比他人優異而進入台大,但有許多人即使有再高的智慧卻只活在自己編織的世界。因為他們已經不用聽從大多人說的話了,他們比大多人聰明,他們在大多人之上。可是,當聰明的人認為其他人一無所有、並且看不起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時,自己卻失去最多。生命裡絕對不是只有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事,愛與道德是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美好原因,可是當人驕傲時,不管愛還是道德全部都在他的真理之下了。這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看見社會新聞中有學歷極高的人無法忍受感情上的挫折,太習慣高高在上,卻無法接受失敗。其實失敗是美好的,這讓我們看見生命裡的殘缺,卻也讓我們更珍惜擁有的一切。當驕傲的藐視一切簡單的幸福,那麼沒有一刻是真正快樂的。而心中所謂的「真理」,此時亦無意義了。

上帝之罪,在靜默無言。
如果有七宗罪,上帝就有七種靜默。
人在上帝的靜默之中惘惘爬行。

(p.227 of
〈驕傲〉
)


 

生命 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在我閱讀這本書時,每看完一種罪便讓我的心感到無比衝擊。黃碧雲不只是描述了七宗罪裡字面上我們以為的那些意義,她把範圍拉得更遠,卻讓我們發現人其實是很渺小無力的,就是因為渺小無力,我們太想肯定自己,卻過度保護自己,隱藏了內心的脆弱而傷害他人。往往悲劇發生於小小、不起眼的罪惡的萌生,但這些其實都可以不必發生。這也是教育極重要的原因,人可以有許多慾望,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珍惜。

每一刻簡單的幸福,駐足欣賞,心存感謝,帶著平靜與快樂,我想,這也是我需要努力達成的夢想。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創作概念作業1]



我看「玩開」
        - and I’m playing with it.


        「藝術」這個詞的演變,還真的是十分有個性的,有時候想,若以前的著名藝術家們能夠看見我們現在的世界,是不是會覺得十分荒謬呢?
  
        許多過去被唾棄、被鄙視的行為活動,我們開始注意它們的創造力與內在的意義,當這些作品升格為藝術作品時,它們似乎變得高級了、變得複雜了、變得難以接近了,可是卻又還在我們四周不斷發生著。當過去地下鐵中被視為非法的塗鴉作品一幅幅地登上了雜誌與美術館,變成了我們必須在玻璃窗外帶了距離地欣賞時,其實,這也意味著,他們的故事正被越來越多人傾聽與了解,當作品有了故事與心聲,而且這故事是有辦法與人分享的,那麼它就有了生命力了。一個藝術家的生命是有限的,當他將自己那精彩的經過與歷史用心輸入到作品裡時,那麼這些故事便永垂不朽了。
    近幾年看到的展覽,已經有許多都帶有濃厚的當代風味,曾經在北美館看的展覽「限制級瑜珈」與在當代藝術館欣賞的「流行的意外」都讓我十分深刻。隨著時代馬不停蹄的向前走,我想藝術也是無法停滯不前的。它變得漸漸不那麼容易了解、漸漸不那麼寫實,但卻因為被創造了一些故事,因此它帶有了感情與浪漫。在我瀏覽第二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玩開」的網頁時,我發現幾乎每個作品都帶有不同的面貌與個性,也許是十分簡單的概念,卻可以創造出令人感動的細膩情感,我想,這就是因為作品已經被賦予了它獨有的身分,而作品也不再只是作品了。

        當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除了它的製作方式以及呈現出的成果時,我有時也很好奇作者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樣的點,讓作者開始了創造這件作品的旅程?在「玩開」中,我對於《電動椅》的發想感到很深刻,椅子幾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天天面對的家具,不起眼到甚至當我們一屁股坐上去時,根本連看也未必會看一眼。但作者卻對這樣的物品感到興趣並且竟然為了這樣不起眼的家具花了22年的時間,當中電動椅的支解與重組,很像生命裡,跌倒後又再度爬起,站起來的過程中我們會迷惘會失落,我們或許無法很快的站住腳跟,或許無法很快的找到勇氣,但隨著時間與堅持,總會有再度抬起頭的一天。其實我並無法完全知道作者的想法,但他們的作品給了我這樣的啟示,不就成了我的故事了嗎?

 
作品:電動椅 The Robotic Chair
作者:Max Dean/Raffaello D'Andrea/Matt Donovan
(圖片來源:http://www.dac.tw/daf07/exhibition.html)



        《電動椅》令人震驚的一點,我想大概是他們製作過程中涉及到人工智慧的那部分吧。老師上課時時常提到數位藝術有很大一部分和資工系相關,其實在我們看這副作品時也有很強烈的感受。系上也有許多研究機器人或是人工智慧的老師,也有開幾門關於這方面的課,才大二的我,其實對於那方面還沒有十分深入的了解,但可以知道的是,要讓每次散落 (成不同排列) 的椅子各部份都能夠成功得又再次組合,實在不是件容易事!我想他們的研究過程中這應該是最核心的一塊吧。當我看到寫程式不只是電腦螢幕上的操控,甚至也能體現在藝術當中時,我感到十分興奮,由於自己高中時也曾幻想過將來可以走上藝術家之路,因此對於能夠將自己領域的東西和藝術結合感到很不可思議,或許這就是數位藝術的精髓所在吧──無所不在且隨處可見。資訊的時代,當我們能夠將看似死板的藝術與資訊連結,我想除了看起來很炫、很流行之外,也添加了許多的創造力以及更多天馬行空的可能出現。

        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時間投影機》,「時間」真的是我們如今還捉摸不定的空間。當時間不停的在流逝時,總是讓我們感到很惶恐。這件作品似乎在讓我體會那惶恐,將抽象的時間觀念具體呈現出來,用作者的手法,帶領我們這些欣賞的觀眾一起體驗時間彎曲的迴旋。當一些漫步在我們四周的現象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時,那種直直深觸到心裡的驚奇與驚訝是很微妙的,感覺我們常常在想的那些想法,怎麼好像從腦中抽離了一樣,就在面前觸動著我們各種感官。


作品:時間投影機 The Khronos Projector
作者:Alvaro Cassinelli
(圖片來源:http://www.dac.tw/daf07/exhibition.html)



        隨著「數位」被加入藝術,藝術又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風貌;隨著「藝術」被加入數位,資訊工程好像變得活潑了起來。對於這樣的進步真的感到很開心,台灣也在一步步邁入國際化,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如何能夠在其中加入一點我們獨有的生活經驗,我想這將會是很有趣的課題。「玩開」影片的唯一缺點,就是太少著墨於我們自己的作品,因此讓我還無法十分了解我們自己的作品在過程中的發想、創造、與製作,這是有些遺憾的。不過我想在這堂課裡我們也許可以從許多件作品、或者實際參訪中找到許多靈感,創造屬於自己故事的作品,那將是最大的挑戰,卻也會是最獨特的經驗。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Sep 18 Tue 2007 01:12
  • 置頂 默。

有的時候會莫名的開始懷念起當年的義無反顧
並不是什麼多勇敢的事
畢竟最後的那一步仍然因為種種原因而可憐的縮回來了。

可能是人長大了
或是病態的惶恐讓自己開始害怕如果
未來總是令我迷惘
而卻只得相信因為曾經迷惘 一切才值得珍惜。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是促銷日!!
什麼是促銷日呢?
今天一整天都是在別人的促銷拍賣中度過
從中午在公館買了促銷的20元鮮果茶(而且是最後一天)
之後和囧尼、胖虎去吃後巷新開的牛肉麵店
促銷牛肉麵70元外加老闆送的小菜
之後我們殺到了板橋摩曼頓去買「買一送一」的鞋子
買了一雙很可愛的小紅鞋
回來之後胖虎還意外的買到了特價但是沒有打廣告的30元白蘭地奶茶
然後我們去吃蔥油餅
老闆娘很慷慨的請我們喝玉米濃湯~



總而言之
今天是很幸運的促銷日~~~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n 17 Sun 2007 12:21
  • 置頂 瘋子

轉錄自 許哲珮個人網誌


2004年, 是我人生中最低落的時候.
那時候的我, 天天都想哭,
刷牙想哭, 走路想哭, 發呆想哭, 連看喜劇也想哭..
不知道原因, 也說不出什麼具體的原因..
那陣子, 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好像不見了,
我依然正常的起床, 呼吸, 出門, 吃飯, 走路.. 但是心不在..
甚至唱歌都讓我開心不起來..
我想大部分是因為當時合約的不順利.
我一直還是過得很幸福,
有我愛的和愛我的家人朋友一直在身邊,
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其實一切都很順利.
但是, 我的工作佔了我生活太大一部份, 因為那是我最喜歡的..
後來, 我去看了心理醫生,
我問醫生, 影響我情緒的事已經持續一年多了,
怎麼會現在才開始有這些情緒?
醫生說, 人對壓力的控制是有一定程度的,
有些事情不需要現在才發生, 但是維持了好一陣子都沒有解決或好轉,
情緒就會瞬間爆發..
當時我的腦子很空, 但是心臟很重, 呼吸是冷的, 眼睛很酸.
我不知道怎麼表達那種積在胸口鬱悶又強烈的感受, 只好寫在音樂裡.
這好像是唯一的出口, 我不必為它負什麼責任.
某個夜裡, 因為翻來覆去睡不著, 所以我坐回鋼琴前,
哼著”刷牙我想哭, 洗臉我想哭, 走路我想哭, 靜止我想哭…“
不知不覺的, 寫完這首歌. 訴說一些牢騷, 抗議著某人和某事.
之後, 這首歌決定收錄在專輯裡, 製作人阿斌老師覺得,
第一遍歌的部份, 應該就要用我當時Demo唱的版本.
我抗爭過一陣子, 最後被說服了.
是阿, 那種冷靜的崩潰感, 好像就要處在那樣的情緒裡才唱得出來.
終於, 現在你們也能聽到”瘋子”這首歌…
很多人說, 創作的人是孩子
也有人說, 創作的人是瘋子
我想, 如果創作的人沒有這些莫名其妙瘋瘋癲癲的心情
就沒有這些快樂, 傷心的歌了
感謝上天讓我像孩子也像瘋子
能夠繼續寫這些快樂, 傷心的歌曲..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9 Sun 2007 21:22
  • 置頂 過度

人類擅長過度。

by 夏夏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