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開始沒有預料到這會是一部悲劇。

 

到很後面的最後,都還以為BrandonLana會成功的離開。過去很喜歡的這種黑暗的結尾基調,隨著年齡愈來愈大,或許是經驗與體悟的關係,我愈來愈無法從複雜的情感中逃離,因此對於這種激烈的結局我愈來愈不敢面對…。


很想從發展心理學中找到些類似這種的解釋,可是好像很難找到一個確切符合的說法。或許是「壓力風暴」帶來的情緒,也或許是介於青少年與成年的交界點上,還沒真正進入到複雜社會,但又在累積些許體會的尷尬期中。


在這部片中很明顯可以觀察到男性是較具有攻擊性,而女性則是傾向以人際的方式解決問題。片中的John遇到許多不順自己意的事情就已攻擊的行為解決,譬如在郊外開車而Brandon揭露當時是John要他開快車時,他二話不說便把車子獨自開走。或者是到後來John得知Brandon是女兒身時,他以強迫的方式扯開Brandon的衣服強看他的下體。而Lana在劇中始終扮演著調停的角色。John的許多行為可以從心理動力論的「防衛機構」解釋,不承認自己的不好行為、將自己的思想找出一個可接受的理由 (Brandon欺騙我們)、事後做一些彌補的行為來消除後果 (輪暴完之後又跟Brandon一副很好的樣子)等等。


Brandon的性別認同錯亂,若以心理動力論的理論來看,他應該是在「性蕾期」的發展上出了問題,若女性在此時發展失敗的話可能會造成Electra complex,進而可能認同失敗而造成偏男性的性格。若以發展心理學來看的話則可能是Gender identity與一般人不同,在這部影片中無從得知Brandon是否是生理上較偏向男性,譬如男性激素較多,產生類似JohnJoanJohn這個例子中所說到的,因為激素對腦部的影響很大,因此即使環境treat him like a girl,他終究還是會認同自己為男性。當時的社會仍然是很明顯的父權社會,因此即使Brandon他確實在生理上和一般人不同,也不會被當時的人所重視。他們會認為 ”You are a girl, no matter how badly you want to be a man.” “You will NEVER EVER become a man because you are not.” 環境的介入使得Brandon無法很自在的認同自己,無法改變事實。我認為這就是心理學為何那麼重要的原因。我們或許有發達的醫學技術,可以使人變性,我們也或許有進步的法律體系,保障人權。可是當社會上普遍觀念無法跟上這些進步時,所有的進步都只是追求表面的和平而已。譬如我們在片中也有看到Brandon隨身攜帶的「性別認同錯亂」的小冊子,裡面對「性別認同錯亂」有一些介紹,但當John等人看到這些冊子時,他們的反應是譏笑、嘲弄、憤怒、痛恨。如同我們過去對瘧疾不了解而將其視為惡魔附身的落後觀念一樣,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噁心的疾病、認為這是一種欺騙。但為什麼Brandon要做這樣的欺騙呢?為什麼他不能自在的面對他喜歡的自己?當一個只是身體內部與「正常人」不同的人在察覺到這些變化時,卻得面對社會上對他的不諒解與歧視,我認為這還是心理學在現今社會上還未被普遍吸收的原因之一,如同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心理治療是否該納入健保體系時也思考過的一些仍然存在的問題,如果一般人民對心理疾病、人格異常這些和一般感冒沒什麼大不了的病症無法屏除歧視的話,這個社會將會用「權力」間接殺死許多可憐的人。像是片中詢問Brandon的警官一樣,用歧視以及譏諷的問話方式,二度重傷被輪暴的Brandon,卻放任被保釋的JohnTom,以致於發生這樣的慘劇…。


普心課時有同學問到,我們是否能將心理學與法律體系做結合,讓司法人員都能夠接受心理學的教育,將心理學應用在司法中。我覺得這是十分必要的,無論是醫學還是法律,我甚至認為心理學應當納入高中的教育課程和大學必修課程中,目前的教育讓我們吸收過重過繁雜的知識,但到最後我們卻總是被複雜的知識所困住、被複雜的知識所操控,而漸漸忘記了人的本質是什麼…。像這部片所記錄的事件一樣,我們自以為的知識正在侵蝕著我們身為人最美的良知,當我們忘記了人的本質,那麼我們也沒有資格稱自己是「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ackeyes 的頭像
    blackeyes

    獨處.

    black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